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認識資源教室

學習的新天地
~~~認識資源教室~~~
適性教育的意義
隨著社會進步、教育水準的普遍提升,現在的教育環境已和二、三十年前不同了,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向多元化與適性化,越來越重視孩子個別獨特的能力和學習特質,一般傳統的教育未盡能滿足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在學習上有特別困難的孩子,其實現在學校都提供孩子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和選擇。
教育觀念的開放,不論是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予孩子最適合的適性教育。

 
甚麼是鑑定?
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學習是令人興奮的。但是,有一群父母正擔心著,我家的小孩和別人的孩子有些不一樣,始終跟不上團體學習的腳步,許多人常說「大雞慢啼」,長大了就好?真的嗎?順其自然發展,就能達到一般孩子的水準嗎?這時該怎麼辦呢?
針對學習上有困難孩子,為了提供量身訂做的教育
服務,家長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申請參加「鑑定安置」。每個孩子學習困難的因素不盡相同,透過專業團隊的聯合鑑定過程,逐一檢核孩子在認知發展上有哪些困難的項目,這些內在心理能力的落差,很難僅用外在觀察得知。每個孩子都有其「優勢能力」,當然也有「弱勢」的地方。「鑑定」好比健康檢查一樣,當一個人身體不舒服時,透過全身的檢查後,醫生才能找出真正的病灶,正確地對症下藥。鑑定的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可以視為孩子學習能力的檢測,以及取得接受教育協助的資格,進而為孩子提供適合的教學介入與教育建議,讓孩子在家長的同意下,選擇一個安心的學習環境。
為什麼要安置?
許多家長對於教育上安置感到疑惑,其實「安置」只是代表家長選擇服務的方式,從普通班到療育機構都是屬於安置範圍,所以包含的層面很廣泛。目前最常見的安置方式是,讓孩子在原班就讀,部分時間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只有障礙情形非常嚴重的孩子,需要生活自理上照顧的,則安置在特殊班或特殊學校。在一般國民中小學的特殊教育服務,包括:關懷孩子的特殊學習需求,給予充實學習活動,對孩子的老師提供相關支援,同時協助家長處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等。
如果孩子沒有經過鑑定安置,就無法獲得所需的教育協助,也就不能在第一時間接受合適的教育方式,往往錯失學習的黃金期,而無法及時改善;等到嚴重的無法適應才開始求救,就太晚了;這對孩子、家長和學校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
鑑定安置有其必要性和正面意義,我們應該更正面的說鑑定安置是「取得資格」。孩子在身心發展上的弱勢,需要透過特殊教育服務和社會資源來補強,參加鑑定安置,正可以取得接受服務和獲得權利的資格。
進資源班可以學什麼?
1.資源班的教師會協助身心特質差異的學生,使其在普通班學習的同時,對於其身心特質差異所產生之學習不利或困難,給予教育服務的專業協助,提供補救教學或介入輔導,使學生在學習上能獲得最佳的發展。
2. 在資源班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身心特質與學習需求擬定長短期的教學計畫,量身訂做學習方案-也就是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給予個別化、分組式教學、形成式評量,並針對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速度。由於資源班教學這樣結構化的特性,使學生進行實質學習的時間顯著增加,也因此使學生的學習情況慢慢獲得改善。
3.在資源班提供的教學協助主要的範圍是加強孩子的基本學習能力,並配合孩子的學習特性以及教材難易度,大多以語文和數學補救教學為主,著重在識字、閱讀技巧等讀寫能力,以及數學領域的計算、解題能力,為孩子打下穩固基礎能力,所以並不是增加其他額外的功課作業,或補充更多其他的知識學問。孩子若能提升自身基本學習能力,相對其他各方面的學習也會有所助益。
適性教育~快樂成長